葫芦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葫芦原为南方水果,古代称为壶芦、蒲卢,北方人把它叫做瓢。葫芦味甘、性冷,入心、小肠经。《神农本草经》认为它“主治痈肿、鬼毒,杀三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论述:“悬瓠(葫芦的别名)味甘,性平,无毒,润心肝,除烦渴,利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葫芦含有葫芦素,其有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对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疗效尤为明显。
主治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尿少黄赤灼痛、尿血、淋浊、心烦不宁、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等;也可用于便血、子宫出血、虚劳咳嗽等症。下面介绍一下用葫芦治病的偏方验方。
新鲜葫芦2000克,将葫芦捣烂绞汁,每次取50克,用开水冲化后调白糖适量饮用,一日2次。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止痛,适用于小便不通或排出不畅、尿少黄赤灼痛、尿血淋浊等。
葫芦60克(鲜品加倍),猪胰1具。将葫芦捣汁,猪胰洗净,切碎,入锅;加清水500毫升煮开,取300毫升。一日分2次服,连服3~5日。功能清热润燥,通淋化浊。适用于热淋、血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