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拌怎么做好吃?
【杂拌】是老北京小吃中的代表性食品,据说在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属于“满汉全席”中的一道面食菜点。 所谓“杂拌”,就是用豆汁儿、酸咸菜丝儿、炸豆腐、焦圈儿等食材做成的拌菜;当然,现在做的杂拌比过去丰富多了!
以前没有超市和菜市场,人们购买生活用品和蔬菜粮食都要去市场。而早市上最为热闹的就是卖豆腐和腌菜的摊位前,往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因为豆制品和腌菜是最便宜的生活用品和菜肴,所以老北京的穷苦人家里常有这些东西,用它们搭配食用能够省下不少开销。于是,穷人们在吃了几天白菜炖豆腐之后,就会打上一碗热豆汁儿喝,再就着一碟子酱豆腐或是辣萝卜,那可真是美味极了! 后来,这种吃法传到官宦之家,就成了皇帝和贵族们享用的美食了。
清代的御膳档案里有这样一道菜: “炒豆腐”,是用“甜杏仁水”把豆腐浇炒出来,配上葱花和椒盐;还有一道“酱豆腐”,其实就是卤豆腐丝,也是宫廷里的素菜之一。 除了荤菜外,素菜里还有很多美味佳肴呢! 比如“栗子炸豆腐”,就是先将栗子去皮蒸熟,然后油炸,配上豆腐块一起炒,香喷喷的,美味极了!还有“烧茄盒”、“烧藕饼”、“熘扁豆”等等,都是素菜宴上的常见菜品。这些菜肴的制作方法都很复杂,需要加入淀粉或者面粉挂糊,再用油来煎炒,有些还需要过油炸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吃起来又软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