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为什么好吃?
因为, 1. 豆浆加热到一定温度会产生反应,生成富含蛋白质的凝胶状物质——大豆蛋白。这时候的豆子看起来就像泡发了似的; 2. 大豆蛋白在加热的过程中会逐渐脱水,形成具有弹性的多聚体结构,这就是腐竹了! 如果, 你不喜欢吃油炸的腐竹,你可以选在冬天,把浸泡好的豆子,捞出来晾干,然后拿出去炖肉、炒菜、做汤……你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记得不要和蔬菜放在一起炖哦,会影响蔬菜的口感) 当然,最棒的还是直接炸着吃的干腐竹。酥脆的外皮包裹着富有嚼劲的内里,一口咬下去,香气瞬间充满整个口腔。那感觉,真不赖~~ 所以呢,用我们家乡话来说,“湿的”腐竹和“干的”腐竹都是好东西啦~( ̄0 ̄)~
1. 浸泡。将干腐竹放入盆中,倒入开水,盖上盖子,焖30分钟左右。(注意:一定不要直接用冷水洗哦,这样会毁坏它的构造,影响口感。)
2. 清洗。换清水多次冲洗,直到水变清为止。(这一步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成败。)
3. 煮。锅中加水,放入洗干净的腐竹煮开锅后,调小火慢慢熬煮。(千万不要把腐竹直接放在锅里煮啊,这样会烂掉哒。。。)
4. 炸。等大部分腐竹都已经膨胀并且变软了,下油锅炸。注意油温不要太低,不然容易焦。 用油量少,可以保持腐竹原有的色泽。如果一开始就用大火,也可以保持腐竹的金黄色泽。不过,如果用高压锅来做的话,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腐竹是由豆浆经加热后生成的豆腐筋,干燥而成,它既具有豆腐的营养,在加工过程中又吸收了豆浆中的一些呈鲜物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制品,具有浓郁的豆香味,有柔韧的嚼劲,颜色黄里带点清白,有一种独特的煮烂的黄豆香气和清香味。它是豆制品的一种,也是常见的中式素菜。
制作方法
①制作腐竹的一般工艺流程为:选料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吊制-成品。制作时注意各个工艺环节,控制操作时间、温度、浓度等条件。
②原料:黄豆3.75公斤,水30公斤,石膏粉0.25公斤。
制作工具
打浆机、豆浆锅、腐竹架、晾晒架、铁锅、漏斗(用纱布制成)、竹筷等。
制作过程
①研浆:将水泡胀的黄豆控水磨浆(磨子要用干净的布包扎好)。加水研磨,用滤布绞出豆浆,然后在豆浆里加水研磨生浆糊涂浆,用滤布绞出浆汁,与前面的豆浆混合,倒入锅内。
②煮浆:在锅下添旺火,将豆浆煮沸,煮沸后用勺子捞出上面的沫子,在锅里放些石膏粉和食盐,使豆浆进一步凝固。
③吊腐竹:把煮好的豆浆,乘热舀入漏斗内,使豆浆慢慢流入腐竹锅内,形成厚薄均匀的浆糊面。待豆浆糊的表面凝固定型后,在豆浆糊面的中间用筷子扎个眼,把腐竹挂在小棍上,在锅上熏烤,使腐竹受热均匀,徐徐蜷曲、烘干即成。
腐竹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法多样,便于贮存,可炒、焖、烩、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