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有什么功效?
葫芦在中国已经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葫芦的成熟果实(瓠子)可做蔬菜是常见的食材,嫩果肉味甘淡、性平,含有葫芦碱、葡萄糖、葫芦酸和丰富的维生素B。中医认为瓠子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和通乳之功,用于治疗暑热口渴、吐血、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奶水少等症。葫芦藤、叶、根皮也能入药。
《救荒本草》中记有:“采嫩者,去皮、瓤、片子,煮汤,晒干收之。用时,泡汤和粥食”。《本草纲目》中记有:“蒸熟切片晒干,可充菜;又煮晒为瓜脯,或蜜糖和之,与冬瓜相类。亦可酱、盐、酢、菹收之久远”。现代研究,葫芦中葫芦酸具有抗菌的作用,对于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嫩果中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份,具有降血糖、减肥、美容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每年八、九月间葫芦成熟时,将果实切片晒干,放入碗中,加入少许水,蒸熟可做成软糕,蒸熟后加白糖调服,可治疗产妇少乳或小儿遗尿病症。用葫芦做菜,还可医治高血压、冠心病等症,对肥胖者有减肥强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