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馒头好吃吗?
作为一个在豫南长大、现在在豫北工作的河南人,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南方的馒头和河南馒头的区别很大。 先放图,这是我老家早上卖馒头、油条、胡辣汤等的早餐店。我小时候每天早上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馒头,白面馍(那种表面粗糙、内部组织非常细密的馒头),黑面馍(一种外表面光滑、内部分布较多气孔的组织较为疏松的馒头),还有花卷之类的。
后来去了外地上学,就很少有能买到新鲜蒸馍的地方了,都是卖速冻馒头或北方特色饼什么的。不过我在北京也吃过一家特别好吃的蒸笼馍,是陕西风味,大概做法接近于陕西的锅盔,但是比锅盔要软一些,很受欢迎。但我总觉得不是河南口味。 后来来了北方工作,这里以面食为主,我才发现自己以前吃到的馒头都叫做“馒头”,而这里的馒头其实指的是“花卷”!!!因为在这里,人们把未发酵的面团称为“死面”,而将经过发酵的面团称为“发面”;没有发酵的馒头,直接上锅屉蒸熟就是“死面馍”或者“硬面馍”,而发面包出来的馒头才是“发面馍”。所以“馒头”在这里其实就等于“花卷”。
而在我的家乡,所谓的“馒头”其实是发面包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南方人眼中的馒头和我们这的馒头不一样,我猜测可能由于南方气候炎热,发面比较难,于是人们就想出了用酵母菌来发面的办法,而这种发酵方法做出来的馒头不太符合我们这的饮食习惯(毕竟我们这吃惯了这种发面包出来的馒头),于是南方的馒头和我们这的馒头逐渐分开,从而形成了如今两种截然不同风格迥异的馒头。
一、各地河南人:
河南,中国的一个内陆农业省份,北靠山西,南邻湖北,西靠陕西,东接山东、安徽两省,横跨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淮河;但河南人,作为一个群体,虽然有“赵钱孙李”等大姓,也没有“沈张孔金”,但“豫”还是在2014年中国姓氏总排行榜上排名第12位;而作为河南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河南人,作为一个地域群体,也散布在中国甚至世界的各地。
河南人在全国各地都生存良好,从国家的领导人到娱乐界、商界也都有河南人活跃,但河南出产的馒头,在全国似乎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在福建、广西等地,关于河南馒头的段子、梗有很多,比如在福建,有段子形容福建本地人在外地的生活水平之高:“买得起厦门岛内的一米阳光,住得住晋江的海岸边,吃得到广东东莞的腊肠,喝得到江西客家的米酒,玩得到浙江的千岛湖,还能吃上河南的馒头。”(在闽粤赣交界地区,河南馒头被视为粗糙的难以下咽的食物)
“你妈喊你回家吃火锅,如果你不去,她就让你在外面吃河南馒头。”福建一些地区,甚至流传着把“吃河南馒头”当“罚站”的说法。
在广西等地,河南馒头甚至在一些方言俚语中引申为“粗糙、难以下咽的食物”。在湖南湖南长沙方言中,甚至有“吃碗河南饺子(原意是面条)、喝碗河南油条(原意是米粉)”的说法。在河南馒头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甚至流传着“湖南(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河南人怕不辣,吃口馒头辣三夏”的段子。
由此可见,河南馒头在远离河南的一些地区的口碑并不高。
二、河南各地人:
而在河南本地,关于河南馒头的段子、梗也不少,甚至更狠,而这些笑话、段子大多来自于和河南的省会郑州、洛阳有着很大“恩怨”的南阳。
在河南南阳,流传着关于河南馒头的段子:
“俺是南阳人,老家有耕地。河南馍馍大,吃了力气倍。你有双汇肉,俺有老麻鸡。你有灵宝梨,俺有镇平梨。”
“河南的饺子大馍饼大,吃的河南人壮实;四川的火锅麻辣香浓,吃的四川人火爆;广东的烧腊咸鲜甘香,吃的广东人精致。”
“吃俺南阳的胡辣汤,壮的河南人铁骨铮铮。”
“吃俺南阳的烩面,壮的河南人宽心大肚。”
由此可见,河南馒头在河南本地的南阳等地的口碑也不高。
三、结语:
因此,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关于河南馒头的“梗”、“段子”、或“方言俚语”等很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河南馒头的口碑也不是很高。
所以,河南馒头好不好吃很难下一个定论,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山西大同一样,一百个人心中也有一百种“河南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