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长什么样有什么功效?
凡用蛤蚧入药或者见识过蛤蚧的人都知道蛤蚧和我们常见的壁虎十分相似,蛤蚧比壁虎要大很多,也更肥壮,一般指认为蛤蚧是壁虎的一种。其实蛤蚧是属于壁虎科的,和壁虎是远亲关系,并不属同一属。壁虎种类在世界上有400多种,然而在中国只有20多种,在中国境内的20多种壁虎中,药用只有一种:蛤蚧。
蛤蚧的外形特征非常明显,大家看见过之后都不会忘记。蛤蚧属于壁虎类,在世界上有400多种,在我国有20多种,壁虎种类有大有小,但都有一种能从四肢的趾下分泌黏液,靠着表面张力吸附在光滑的墙壁,甚至天花板上迅速爬行。蛤蚧是壁虎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20厘米以上。头呈扁三角形,吻长,眼大有瞬膜,无外耳壳,尾长超过头和躯干部的长度,身体肥厚,背部和两侧密布颗粒状细鳞,胸腹部有大型鳞板。
蛤蚧的体色有灰、浅褐色,背正中部有1纵行棱,两侧各有黄白色或浅黄色斑纹,头、躯干和四肢有棕、灰或深褐色不规则斑纹。头部有左右互相分离的颊鳞1对,吻鳞1块。背部在喉后下方有1 V形深棕色斑。四肢五趾,趾间无蹼膜,每趾有4爪齿,其足底部有吸盘。尾细而侧扁,有明显的节纹。
蛤蚧生活于山林石隙间或朽木洞中,日落前后出洞捕食。以蜥蜴、昆虫等为食,冬季很少活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香港。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立即剖开腹腔,除去内脏,擦净血污,置通风处晾干,或低温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