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胗内膜有什么作用?
鸡胗其实是鸡的胆囊,主要起到储存胆汁的作用,而内膜就是胆囊的粘膜上皮。正常情况下,粘膜上皮分泌粘液,保护胆囊粘膜不被 incoming 胆汁中的胆盐所侵蚀,同时有助于胆汁的排出。如果胆汁成分改变或者胆汁排泄受阻(通常和肝功能异常有关),粘膜上皮的增生就会开始跑偏,出现过度增生、乳头状增生,甚至非典型增生等等,活检的情况下,通常会描述为「慢性胆囊炎」。如果同时合并结石,慢性炎症和胆汁淤积进一步加重,癌变风险显著增高。
人类胆囊癌的发病率并不高,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大约占比一到两‰,但是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特别容易忽视,因此早期诊断率不高,即使能够手术切除,预后也很差。可能很多中国同学都听说过「胆结石」,尤其是中年女性,发病率可以高达 10% 以上,胆结石和胆囊癌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明确,有胆结石的人胆囊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当然,大多数胆结石患者可能到临终前都不会进展成胆囊癌,但是如果胆结石总是出现症状,比如绞痛、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消化不良等,还是建议尽早处理掉,目前微创手术就能搞定,非常快捷安全,也没有必要因为「保胆」而犹豫不决。
最后,回答原文中的几个问题:
「胆结石患者会不会恶变为胆囊癌?」有可能,上文有详述,但概率并不高。
「胆结石和胆囊炎之间有什么关系?」胆结石如果反复嵌顿刺激胆囊粘膜,可能产生继发性胆囊炎,但是临床上还有很多原发性胆囊炎患者,没有合并胆结石。
「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可能,概率不高,但是仍然需要警惕,需要区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种癌变率极低。如果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就需要高度警惕。一般可以选择 CT、MRI 等检查,尤其是增强 CT、MRI 可以提供更有利的诊断信息,也可以通过高频彩超检查胆囊血流信号协助诊断。如果仍然无法区分,建议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