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怎么做好吃?
“蟾蜍”确实是一种美味! 作为南方人,我确实吃过不少次蟾蜍,但都是小时候了,现在条件好了,自然吃的也少了~记得以前生活条件差的时候,每年田里都会淹死很多蟾蜍(水蛙),那时候没有冰箱,为了不被蚊虫叮咬,晚上经常拿着竹竿打着灯挑着瓦罐去捉蚂蚱和蟾蜍(主要是蟾蜍),回来放在猪食槽里让猪啃食,自己则津津有味地嚼着从河里捞起来的小龙虾,偶尔也能捞起来几条鱼,那就是一大碗新鲜的鱼肉了。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忌口了,特别是到了城市工作后,更是很少能吃到“蟾蜍”这种野味了。不过前两年回了一次老家,正好赶上村里举办“龙舟比赛”,看龙舟的同时也顺便吃了两碗凉粉,这才知道原来凉粉里面放的不是花生米是鲜虾米哦~更巧的是第二天居然又在另一个村子的酒席上再次吃到了它……看来我是真的离不了这个味啊~哈哈~
不过说来好笑,虽然经常吃“蟾蜍”,但直到读了大学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叫“蟾蜍”。因为平时大家都叫它“蛤蟆”或者“蟾蜍”嘛,也没个固定称呼,于是学校老师就随便取了个名字——“动物学”课上统一叫做“蟾蜍”;而“昆虫学”课上却统一称为“蚂蚱”;实验室做实验时因为要称量体重,又统一称之为“牛蛙”……反正到处乱叫,搞得跟菜市场一样。
后来在图书馆查文献时才知道正确的名称叫“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蟾蜍种类之一。
那怎么判断一只“蟾蜍”是不是正宗的“中华蟾蜍”呢? 很简单,看看它的背部有没有像刺青一样的绿色花纹就可以了[1],有的话就是咯! 至于吃法嘛~其实也很简单啦,我主要介绍两种比较家常的吃法,一种是直接用油炸着吃,另外就是用砂锅炖汤喝。 首先当然是清洗啦~洗不干净可是要中毒的。一般人都以为“蟾蜍”满身长满了毒刺,其实它的体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粘液,只要仔细清洗,是可以完全去除的。
具体做法是将“蟾蜍”全身用流动清水冲洗数次,尤其是头部、嘴巴和脚尽量冲洗干净,避免吃完后嘴唇发麻。
处理完后就可以下锅炒或者是下油锅炸了,当然炖汤也可以。 我一般都是把处理干净的“蟾蜍”用沸水焯一下,除去血沫后捞出待用。如果是用来炖汤,可以直接把“蟾蜍”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姜葱等调味品,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至酥烂入味即可。
如果用油炸的话,可以把“蟾蜍”裹上面粉直接下锅炸熟(注意不要把“蟾蜍”直接放入油锅里炸至酥脆,否则会很难熟,而且容易炸焦),或者直接打成泥糊状下锅油炸,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提醒一句,由于“蟾蜍”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组胺和5-羟色胺,若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严重时甚至会休克,所以可千万别贪嘴多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