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几分熟最好吃小孩?
“七分熟”是个伪命题,其实,西餐烹调过程中,并没有“七分熟”或“五分熟”的说法,所谓的“生熟度”其实是西菜厨师们用来描述牛排生熟程度的一个通俗概念。 “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并不是指牛排内部温度达到300℃、500℃或是700℃,而是指牛排外部所受热程度。 要了解这个概念,我们得先知道影响牛排熟成的重要因素——温度和时间。 通常,在烹饪牛排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在这种温度下,肉中的蛋白质能正常分解,产生水解反应,进而形成鲜味物质,同时也能够杀灭细菌,防止牛排腐败变质。 如果温度低于50℃,那么蛋白质就会停滞在酶活性中心附近,无法充分水解;而如果高于60℃,就会出现蛋白变性,使肉类变得硬脆,同时也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时间也很重要。如果加热时间过长,会造成肉的表面成熟过度,产生“烤焦”现象。虽然看上去很有食欲,但口感会变得干涩粗糙,同时会有烧焦的糊味儿。而如果是温度过高,或者是时间过短,就会导致食物不熟,有病菌微生物滋生问题,出现腹泻、肠胃炎等情况。 其实,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作,牛排都会存在一定的生熟度差距。这是因为高温会让肌肉纤维收缩,从而让部分肌氨酸转化成肌苷酸和鸟苷酸,带来更丰富的肉质滋味。然而,这种因温度升高带来的丰富香味,只是停留在表层,一旦烘烤时间继续增加,香味物质就开始消散。 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表面微焦,切开里层还是粉红的鲜嫩状态,这样的牛排口感是最好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咀嚼能力不同,对于“熟透”的定义很难统一标准,所以上面的说法只是一个参考值而已。想要真正吃到恰到好处的牛排,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习惯以及食材状况做出调整。 比如对温度的控制,就可以根据自己对“生”的接受程度来调节。如果对“生”比较能接受,则可以把温度控制略高些;反之则可以适当降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