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怎么做好吃?
“一穿蓑衣二下钓”,这是旧时渔民的劳动歌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大诗人张志和笔下的《渔父》。在人们的印象中,蓑衣是渔民的劳动装,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已经很少见到蓑衣了。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云南西部,人们仍然会制作和使用蓑衣。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每年的清明前后(云南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母亲都会亲手缝制一件蓑衣。 原料很简单,就是一块块用棉布做成的布片,但是工序却颇为复杂----
1.把一块棉布剪成适当大小的正方形。
2.在正方形的四角各剪一个洞,作为穿绳的地方。
3.从一边开始卷起,卷成圆筒状后,用针线从四面缝起来。
4.取另一个三角形的布片,用同样的方法卷成一个圆筒状,并扎好。 一件简单的蓑衣就做成了。为了便于穿戴,在制作的时候,会在两头打两个结,分别插入事先准备好的竹竿中,这样就可以撑开,很方便穿脱。
妈妈做的蓑衣虽然简单,但是却很结实,穿着也很轻便、舒适。小时候,我经常在乡下生活,春天到河边摘柳条,夏天到田里捉蚂蚱,秋天捡柿子,冬天扫雪,都有妈妈的蓑衣陪伴着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抹绿色好像已经刻入了我的骨髓里,成为生命中不能遗忘的记忆。